[貨幣總在戰爭2]

 

比特幣與毒藥 巴菲特沒說的配方

 

文/方利得

 

 

股神巴菲特在2018年度的波克夏股東會上,直言比特幣怕比老鼠藥更毒.

 

即使被巴菲特潑了冷水,但比特幣價格並沒有應聲暴跌,5月上旬比特幣單價在9000至一萬美元間徘迴.

 

直到511日才跌破9000美元大關,後續比特幣價格回測4月時曾出現低於7000美元的波段低點可能性隨之大增.

 

【比特幣致命?】

 

當下的比特幣真的是毒藥嗎?還是僅僅是顆不成熟的糖果呢?

 

從韓國的情況來看,答案不只是毒藥,還是十分致命的毒藥.

 

201712月衝上一萬美元後,比特幣行情一度衝擊兩萬美元大關,但到20182月迅速跌破一萬美元,4月更出現跌破7000美元的波段低價.

 

單獨看2017年底以來的比特幣價格巨幅波動,後果相當可怕.外媒報導不少韓國年輕人跳樓事件,直接與投資比特幣失利造成巨額財務虧損相關.

 

韓元作為全球第三大買賣比特幣的貨幣,韓國人對加密數位貨幣的熱情可想而知.一項調查顯示有八成的受薪階級曾經買賣過數位貨幣.

 

這也導致比特幣價格從兩萬美元暴跌後,投入這個市場的許多韓國年輕人受到重擊,甚至想不開而選擇自盡.

 

本來應該是追求輝煌與美好人生的年紀,卻因為投資失利而中止,令多少家長與親友們心碎.

 

【挖礦的荒謬】

 

巴菲特沒說出口的比特幣致命傷,根源於挖礦過程.

 

最早期用人工計算,解決一些數學題獲得的貢獻,就能獲得比特幣,到後來隨著題目難度的調高,必須要用到專業晶片組成專業的「線上挖礦機」才能盡快完成計算,與全球挖礦設備共同競爭獲得比特幣的機會。

 

投資機構就估計2018年初,包含軟硬體、空調機房、電力、維護人力,平均需要投入7000美元以上的成本,才能獲得一枚比特幣.

 

略過最早期可以用人工計算階段,比特幣線上挖礦過程,跟不少網路遊戲透過打怪或解任務取得的遊戲幣,有沒有相似之處?對真實世界一樣沒貢獻?還很會耗電,如何被接受成為貨幣?

 

從這個角度來看,比特幣的生產過程更接近遊戲幣,而且已經變成專業電腦在玩的遊戲,人們卻稱之為「挖礦」.

 

對一路從網路遊戲玩到手機遊戲的世代來說,比特幣的挖礦過程,與網遊、手遊真的有其相同之處.

 

特別是現在的網路遊戲或手機遊戲設定可以自動打怪或執行任務,等於讓手機或電腦玩遊戲(人們變成旁觀者),而且手機或電腦自己還能一路玩到壞掉….

 

而毫無例外的,這些遊戲不管撐多久,下場都全掛了.遊戲過程中的遊戲幣與虛寶,最終也一文不值!

 

【不久的未來 山窮水盡?】

 

把時間快轉,從比特幣在2018年第二季出現的第1700萬枚開始計算,以2100萬枚作為挖礦上限,挖礦階段熱潮與挖礦機需求將在2100萬枚被挖出來前達到最高潮,因為已經有足夠多的人投入資源在競爭剩下的400萬枚比特幣.

 

然後,比特幣挖礦階段一落幕,新考驗就是屆時會不會形成利多出盡局面?包括挖礦機設備商與比特幣交易商一樣要面對這個考驗.

 

還有,因為沒有了挖礦取得比特幣的機會,比特幣的流通與收藏能不能獲得市場認可?

 

畢竟,比特幣沒有強大的主權國家作為後盾.即使有,包括美元、歐元的國際匯率有時都還會大幅波動,而比特幣背後不知道有什麼黑手在支持?

 

在保存上,比特幣如何與黃金這種史上最受歡迎的貴金屬之王相提並論?已經有評論者指出同樣把保存比特幣的硬碟與黃金一起藏在床底,一百年後黃金仍然是黃金,比特幣的硬碟按照大約7年就要更換的使用經驗,至少要換十幾次了.

 

當挖礦階段告一段落,失去爭奪緊迫感後,帶來最大威脅的,是眾人可以冷靜下來看看挖出來的[]能在世上幹點什麼的時候,會不會突然發現,這世界已經有幾百甚至上千個類似的「礦」正在源源不絕的冒出無窮無盡的加密數位貨幣了呢?

 

到時候,自己電腦硬碟裡的比特幣,面對無數競爭者,有什麼最終的價值可以區別呢?

 

【致命缺陷 就在挖礦起點?】

 

回頭再看看巴菲特評論比特幣是毒藥的談話,不難發現另一個重點,就是他想對這些數位貨幣買一個五年期的賣權!

 

是否代表巴菲特暗示以比特幣為主的加密數位貨幣壽命不會超過五年?

 

還是巴菲特早就看清楚,當下必須花費7000美元成本才能挖出來的,並不是像黃金一樣的「礦」,而是一個「讓電腦自己玩數學遊戲,以獲得接近熱門網路遊戲或者手機遊戲的數學遊戲幣」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eader大錢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